【B-3】樹科大藝管系畢製提案 呼應「地方創生」與「沉浸式體驗」議題

公共事務處媒體組 | 焦點新聞 | 劉秀珠 | ext.1906 | 2022/07/11

樹科大藝管系畢製提案 呼應「地方創生」與「沉浸式體驗」議題 111.7.11

【高雄訊】鳳凰花謝幕了,繼之而起的是即將在9月升上大四的一批學生,趁著暑假期間訂好未來在2023年的畢業製作方向。樹德科大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(簡稱:藝管系)大三生在今夏經過專業實習課程、實務性專業技能培養,尤其320小時的實習淬練,呼應「地方創生」與「沉浸式體驗」等議題,誕生五組畢製提案,分別為《文字拾荒》、《繁囂中作樂》、《古德莫寧。鳳山》、《猛塗》、及《剪黏街景再造》。

《文字拾荒》提案人徐子濯,指導老師陳姵翰;《繁囂中作樂》提案人王玥,指導老師石秋鎮;《古德莫寧。鳳山》提案人鄭宇婷,指導老師黃靜惠;《猛塗》提案人林義雲,指導老師徐郡廷《剪黏街景再造》提案人戴怡珊,指導老師林育世與周姿利二人。該項畢製製作人系主任丁亦真、班導師黃靜惠、畢籌會主席林柏諺與副主席溫婷馨。

《文字拾荒》提案人徐子濯說,每個人都是詩人,文字拾荒,變廢作為寶,如同藝管人是藝術家與大眾之間的橋樑,藝管人須透過藝術家所擁有的本質去發展更多的可能性。本次團隊將拾起每一個獨一無二的靈魂碎片被世界所看到,拾荒樹洞是一個創作平台,擁抱靈魂碎片,助人一臂之力獲得表達勇氣,同時拾起詩人的使命感。 

《繁囂中作樂》提案人王玥說,該項提案設計成一場互動式繁體文學音樂特展,構思來自作為港生的自己,剛抵達臺灣就讀時,經常被詢問到~「香港人也會繁體字嗎?」以此為出發點,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自身的文化及發展,並以流行音樂作為媒介,讓觀賞者重新認識陪伴你我長大的文字。展覽內容有繁體字史與演變、古新詩與音樂的結合、港臺生僻字,以及以互動型態的造字工坊。

王玥進一步說明,《繁囂中作樂》有實體展、線上展、紀錄片播映,同時會收集二手書籍贈予弱勢兒童與募資活動,共同為文化傳承及守護本地文化作出貢獻。 

《古德莫寧。鳳山》提案人鄭宇婷是土生土長的鳳山人,回憶兒時的暑假作業,一定有鳳山古蹟文化巡禮或蒐集景點戳章。因此,希望能將古色古香的鳳山介紹給大家,並取了個創意又好記的名稱,直接以「Good morning」諧音寓意古蹟的熱情招呼。

《猛塗》提案人林義雲說塗鴉是四大街頭文化之一,故以塗鴉為發想,邀請知名塗鴉師展示作品、或是現場塗鴉;再搭配其他三項~街舞、饒舌、及電音作為襯托。塗鴉不是破壞環境,在合法情況下,塗鴉是在為城市增添不一樣的色彩。該提案內容動靜態活動兼具,在街頭世界,體驗自由奔放的文化,轉化大家的思維,。

《剪黏街景再造》提案人戴怡珊,運用剪黏創作美化校園的裝置藝術來呈現,活動邀請剪黏藝師攜手校園師生,手作完成剪黏作品。剪黏是一項傳統技藝,多數作品都是在廟宇屋脊或配合廟方創作,主要題材以廟宇人物、神話色彩、傳統故事等為主;但新創建廟宇為數不多,剪黏工藝逐漸式微,新世代已不識剪黏為何物?故團隊認為傳統藝術存在緣由固然重要,原創性剪黏作品有其寓意及蘊涵;但學童或年輕人的創造力亦不容小覷,希望這項提案活動能再創剪黏的生命力。

圖說一:橫山基地前的師生,充滿活力

圖說二:視訊討論,催生提案誕生